无限乐山网 - 乐山日报社
沙湾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石头缝里育产业  万亩荒山变药乡
时间:2024-03-15
来源:
作者:赵径,素材:赵径 后期:毛雪玉

64088f66e4b05ac70df7765d.jpg

素材:赵径 后期:毛雪玉


眼下,正是柔毛淫羊藿花开时节,沙湾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内的柔毛淫羊藿基地到处盛开着形如白色风车一样的小花,灵动而富有生机。药农孙玉国吃过早饭,便匆匆赶到承包的土地里,组织村民帮忙除草、施肥。

IMG_7019.JPG

“一共承包了20亩地的柔毛淫羊藿,每年给村集体经济5万元的承包费用。去年产量10吨,产值38.5万元。”孙玉国指着成片长势喜人的柔毛淫羊藿说,“积累了种植经验,今年将再扩种6亩,预计产值将突破50万元。”

WechatIMG850.jpeg

IMG_7017.JPG

沙湾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种植有柔毛淫羊藿3000亩,主要集中在太平镇挹峨村。挹峨村地处大渡河北岸,属于盆周山地结合地带,适宜中药材生长。从2015年开始,当地就立足自身地理和气候优势,在长宏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引领下,开始种植柔毛淫羊藿。经过9年来的发展,园区柔毛淫羊藿采育规模全国第一,选育出“贵酮1号”柔毛淫羊藿新品系,在全省同类型园区中有道地、科研等优势。

“出彩”的不仅是柔毛淫羊藿。在园区内,见得最多的当数川佛手,在园区川佛手核心区,放眼望去,这里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土地正焕发新生,川佛手在树梢结出了绿色的果实,果农们正忙碌在园间整理早前修剪下来的枝条。

微信图片_20240315131424.png

过去,当地受限于地质因素,成片石漠化土地长期无人耕种、闲置撂荒,村民只有零星种植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作物。

如何在石头缝里育产业?近年来,沙湾区针对喀斯特地貌土壤贫瘠、地表缺水等特性,组织农业精干力量深度调研、定计试点,通过背土填山、治理石漠、改良树种等方式,在喀斯特地貌上创造出川佛手、柔毛淫羊藿“两味药”,催生了当地的“石缝经济”模式。

IMG_7050.JPG

如今,2万余亩川佛手林已在喀斯特地貌的怪石嶙峋中蔚然成势,“川佛手”种植规模全国第一。

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园区建有中药材加工厂和川佛手精油提取加工厂,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加速集聚。此外,园区建有2个博士工作站、1个专家团队,长期与中科院、省农科院、川农大等院校合作,实现产学研深度结合。

IMG_7049.JPG

园区采取“龙头公司+村集体经济”模式,组建集体经济“20强联盟”,建立规上工业企业对口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机制。2023年,园区内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85万元。联合龙头企业以“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模式,辐射带动3800余户农户种植川佛手,吸引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等121人返乡创业,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依托优势资源发展民俗文化、休闲观光、户外旅游新产业新业态,建成川佛手主题公园等网红打卡景点5个、乡村旅游环线3条,实现“田园”变“公园”,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20.8万人次。

2023年,沙湾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综合产值实现7.15亿元,园区现为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接下来,沙湾区将全面启动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持续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全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乐山建设“农业强市”作出更大沙湾贡献。


实习生 万燕西 记者 赵径 
编辑/校对:夏江
责编:尹瑶
值班编委:罗学锋
微信图片_20200122134441.jpg


无限乐山网 - 乐山日报社